也许每一把伞都是天空撒落人间的花瓣。一把好的雨伞,不应该只是为你遮风挡雨,而是应该用对得起良心的好伞布为你长久地撑起一片天下。徐柏青就是一个以伞布新材料,撑起市场一片天,坚守匠心,追求创新,风雨无阻,拓路前行的筑梦人。
早在三十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徐柏青与伞布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他得知伞用化纤面料的需求量极大,往往都是几十万米的订单数量,出口日本、韩国等地,而且利润也高。这一下子吸引了他的注意,便开始了对伞布进行深入研究。
经过多年的学习积累,2000年他创建了一间专门干研发设计生产雨伞面料的工厂——深圳市昌硕纺织有限公司。他的公司生产的第一个订单,由于对雨伞面料缺乏经验,面料出现了严重的漏雨问题,徐柏青认为可能是涂层没有处理好而导致伞布防水失效,于是他反复琢磨涂层配方和工艺,考虑配方中交联剂增加1%能大大的提升涂层胶的成膜性及牢度,同时增加吃胶量能改善防止漏雨问题。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却因为涂层太厚导致雨伞被黏住,根本就打不开。接下来,他转变思路,关注前后工序之间的相互影响,先从前道防泼水整理工艺入手,选择防水效果更好的防水剂,涂层工序适当减少布的吃胶量,添加具有抗粘作用的辅助助剂等,反复上机打办来测试优化工艺方案,终于做出了他自以为合格的伞布。可是,送给客人后得到的反馈是伞布的手感偏硬、折叠后易起白痕……徐柏青又开始钻研涂层高分子树脂材料,先是将不同模量软硬度的胶片树脂组成数十个配方,再协同抗粘剂、交联剂等辅助助剂进行方案优化,他有时一天能刮上百个涂层小样来测试对比,经过无数次试验测试验证,发现胶水配方中相对提高软胶片比例,加适度抗粘剂、交联剂等辅助助剂等,能大大改善伞布手感偏硬、易起白痕的问题。执迷伞布制造的徐柏青,开始意识到小小伞布也有大学问。伞布不仅要满足遮风挡雨、遮阳等基本功能,布料经过整理涂层加工之后还要能到达相应的技术指标,同时针对布料还不能有网络点、脱纱、砂眼、发粘、断胶、易起白痕、头尾色差、缸色差、批色差、色迁移等疵病,并且对涂层高分子材料也有严格的要求。伞布制作涉及到纤维、坯布、染料、化学助剂、高分子涂层胶及相应配套的加工设施等,它是一项系统工程。
徐柏青从生产出第一批合格的伞布,用了不到三年时间,生产线从一条扩展到两条,年产伞布面料达3000多万米,又于2008年在江西省万年县建成六条户外功能性面料生产线,年产高档伞布面料达一亿米。
十多年前,徐柏青了解到国内外市场对超轻超薄伞布的需求趋势日增,他在吴江盛泽找到了细旦DTY聚酯纱线,迅速组建了一间专织伞布的工厂,分析国外最新伞布组织及纤维结构,开始做改良创新设计,并不断地调整经纱纬纱密度及其它织造参数进行新产品研究开发,让他惊喜地发现,同样的纱竟然可以织出平方米克重更轻薄的坯布。可是轻薄的坯布在拿到江西昌硕工厂做前处理染色后整理涂层加工时,发现它易脆易断,会导致非常严重的损耗,这便成了生产顺顺利利地进行的重大技术瓶颈。徐柏青硬是不分昼夜地趴在机身底下对布料经过的轨道进行观察,先是发现针眼处的布更易破损,于是将针板换成更细的,使定型上泼水工序进行了改善,但到了涂层工序又出现易拉断现象,经过反复上机试,与台湾的师傅进行讨论,尝试更换了一套更加精细的张力控制反馈系统,结果损耗率从大于60%提高到了95%以上,终于攻克了这个难题。为了使得布料涂层胶分布均匀又能减少吃胶量,他又尝试优化不同轧光工艺进行涂层前处理,结果使得涂层布成品克重又减少了3—5克左右。就这样,经过不断持续改进,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瓶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创新攻关,徐柏青成功研制出“昌硕特色伞用超薄涂层碰织布”新产品,至今该系列超薄伞布乃大范围的应用于国内外中高档雨伞行业,在国内外伞布市场上仍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三十多年对多功能性伞布的专业生产经历,让徐柏青对这个遮阳挡雨的“小产品”产生了一种深厚的情结:每当到一个地方旅行或赴海外市场考察时,只要看到设计新颖的雨伞或是具备了新型功能性的伞布,他都会采购回来,探讨研究。从深圳特区到江西万年,谈起雨伞及功能性伞布,徐柏青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伞布的要求不仅要能遮风挡雨、轻薄时尚,还要能具有抗紫外线、超防水,同时希望能隔热降温、环保等。徐柏青瞄准高端伞布市场的需求,又不局限于伞布。他潜心钻研学习吸收新的科学技术,针对伞布的多功能、环保性等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他研究了多功能服装布涂层工艺的特点,把它尝试应用于伞布遮光涂层工艺的开发,全方面提升了伞布的抗紫外遮阳功能等,以解决轻薄稀疏伞布仅仅靠前道工序添加抗紫外整理剂难以达到抗紫外遮阳效果的难题,成功开发出抗紫外遮阳系列银胶涂层、半遮光色胶黑胶涂层、全遮光色胶黑胶涂层等多功能伞布新产品。他还研究了建筑行业隔热降温涂料配方特点,把它尝试应用于伞布的涂层配方,未解决隔热功能材料难分散问题,他一边向上海纺科院的专家请教,一边大胆开展试验,通过分层减量添加方式,逐步解决了这一难题,该应用使得伞布不仅仅具备好的抗紫外效果,还具有了隔热降温的功能,大大改善了伞布在烈日炎炎环境中的适应性。在他不懈的努力下,其研发生产的高档伞布在国内外伞布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市场占有率大于60%。其中“全遮光隔热降温超防水面料”等项目先后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徐柏青作为该发明专利的第一发明人,2019年参评中国纺织行业专利奖获得金奖。众多专利产品产品已被大范围的应用,徐柏青还参与了多项行业及国家标准编制,引领行业发展,以科学技术创新展现新作为。
在技术过硬、企业更优更强、精益求精的情况下,徐柏青以锲而不舍的好学精神,为了进一步把伞布做得更好,他亲自拜访姚穆院士虚心请教,以昌硕公司为依托成功组建了院士工作站,这是轻纺行业里唯一一家院士工作站,在科学技术创新与技术引领中发挥了大国工匠精神的引领作用,昌硕公司先后获得“中国行业创新力十大品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央视纪录片《致匠心》栏目拍摄播出了《伞布先锋》,见证了徐柏青与新时代昌硕人从快速地发展向“专、精、特、新”高水平发展之路。2020年12月9日,徐柏青受邀央视《对话》独家专访,讲述昌硕新纺品牌科学技术创新及引领行业发展故事。